# Key的理解
key
是给每一个 vnode
的唯一 id,可以依靠 key
,更准确,更快的拿到 oldVnode
中对应的 vnode
节点,进行diff操作。
diff算法的过程中,先会进行新旧节点的首尾交叉对比,当无法匹配的时候会用新节点的key与旧节点进行比对,然后找出差异.
- 准确:如果不加key,那么vue会选择复用节点(Vue的
就地更新
策略),导致之前节点的状态被保留下来,会产生一系列的bug. - 快速:key的唯一性可以被Map数据结构充分利用,相比于遍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O(n),Map的时间复杂度仅仅为O(1).
# 一、Key是什么
开始之前,我们先还原两个实际工作场景
- 当我们在使用
v-for
时,需要给单元加上key
<ul>
<li v-for="item in items" :key="item.id">...</li>
</ul>
- 用
+new Date()
生成的时间戳作为key
,手动强制触发重新渲染
<Comp :key="+new Date()" />
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,key
的作用又是什么?
一句话来讲
key是给每一个vnode的唯一id,也是diff的一种优化策略,可以根据key,更准确, 更快的找到对应的vnode节点
# 场景背后的逻辑
当我们在使用v-for
时,需要给单元加上key
如果不用key,Vue会采用就地复地原则:最小化element的移动,并且会尝试尽最大程度在同适当的地方对相同类型的element,做patch或者reuse。
如果使用了key,Vue会根据keys的顺序记录element,曾经拥有了key的element如果不再出现的话,会被直接remove或者destoryed
用+new Date()
生成的时间戳作为key
,手动强制触发重新渲染
- 当拥有新值的rerender作为key时,拥有了新key的Comp出现了,那么旧key Comp会被移除,新key Comp触发渲染
# 二、设置key与不设置key区别
举个例子:
创建一个实例,2秒后往items
数组插入数据
<body>
<div id="demo">
<p v-for="item in items" :key="item">{{item}}</p>
</div>
<script src="../../dist/vue.js"></script>
<script>
// 创建实例
const app = new Vue({
el: '#demo',
data: { items: ['a', 'b', 'c', 'd', 'e'] },
mounted () {
setTimeout(() => {
this.items.splice(2, 0, 'f') //
}, 2000);
},
});
</script>
</body>
在不使用key
的情况,vue
会进行这样的操作:
分析下整体流程:
- 比较A,A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但数据相同,不发生dom
操作 - 比较B,B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但数据相同,不发生dom
操作 - 比较C,F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数据不同,发生dom
操作 - 比较D,C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数据不同,发生dom
操作 - 比较E,D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数据不同,发生dom
操作 - 循环结束,将E插入到
DOM
中
一共发生了3次更新,1次插入操作
在使用key
的情况:vue
会进行这样的操作:
- 比较A,A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但数据相同,不发生dom
操作 - 比较B,B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但数据相同,不发生dom
操作 - 比较C,F,不相同类型的节点
- 比较E、E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但数据相同,不发生dom
操作
- 比较E、E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- 比较D、D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但数据相同,不发生dom
操作 - 比较C、C,相同类型的节点,进行
patch
,但数据相同,不发生dom
操作 - 循环结束,将F插入到C之前
一共发生了0次更新,1次插入操作
通过上面两个小例子,可见设置key
能够大大减少对页面的DOM
操作,提高了diff
效率
# 设置key值一定能提高diff效率吗?
其实不然,文档中也明确表示
当 Vue.js 用 v-for 正在更新已渲染过的元素列表时,它默认用“就地复用”策略。如果数据项的顺序被改变,Vue 将不会移动 DOM 元素来匹配数据项的顺序, 而是简单复用此处每个元素,并且确保它在特定索引下显示已被渲染过的每个元素
这个默认的模式是高效的,但是只适用于不依赖子组件状态或临时 DOM 状态 (例如:表单输入值) 的列表渲染输出
建议尽可能在使用 v-for
时提供 key
,除非遍历输出的 DOM 内容非常简单,或者是刻意依赖默认行为以获取性能上的提升
# 三、原理分析
源码位置:core/vdom/patch.js
这里判断是否为同一个key
,首先判断的是key
值是否相等如果没有设置key
,那么key
为undefined
,这时候undefined
是恒等于undefined
function sameVnode (a, b) {
return (
a.key === b.key && (
(
a.tag === b.tag &&
a.isComment === b.isComment &&
isDef(a.data) === isDef(b.data) &&
sameInputType(a, b)
) || (
isTrue(a.isAsyncPlaceholder) &&
a.asyncFactory === b.asyncFactory &&
isUndef(b.asyncFactory.error)
)
)
)
}
updateChildren
方法中会对新旧vnode
进行diff
,然后将比对出的结果用来更新真实的DOM
function updateChildren (parentElm, oldCh, newCh, insertedVnodeQueue, removeOnly) {
...
while (oldStartIdx <= oldEndIdx && newStartIdx <= newEndIdx) {
if (isUndef(oldStartVnode)) {
...
} else if (isUndef(oldEndVnode)) {
...
} else if (sameVnode(oldStartVnode, newStartVnode)) {
...
} else if (sameVnode(oldEndVnode, newEndVnode)) {
...
} else if (sameVnode(oldStartVnode, newEndVnode)) { // Vnode moved right
...
} else if (sameVnode(oldEndVnode, newStartVnode)) { // Vnode moved left
...
} else {
if (isUndef(oldKeyToIdx)) oldKeyToIdx = createKeyToOldIdx(oldCh, oldStartIdx, oldEndIdx)
idxInOld = isDef(newStartVnode.key)
? oldKeyToIdx[newStartVnode.key]
: findIdxInOld(newStartVnode, oldCh, oldStartIdx, oldEndIdx)
if (isUndef(idxInOld)) { // New element
createElm(newStartVnode, insertedVnodeQueue, parentElm, oldStartVnode.elm, false, newCh, newStartIdx)
} else {
vnodeToMove = oldCh[idxInOld]
if (sameVnode(vnodeToMove, newStartVnode)) {
patchVnode(vnodeToMove, newStartVnode, insertedVnodeQueue, newCh, newStartIdx)
oldCh[idxInOld] = undefined
canMove && nodeOps.insertBefore(parentElm, vnodeToMove.elm, oldStartVnode.elm)
} else {
// same key but different element. treat as new element
createElm(newStartVnode, insertedVnodeQueue, parentElm, oldStartVnode.elm, false, newCh, newStartIdx)
}
}
newStartVnode = newCh[++newStartIdx]
}
}
...
}